作者: 閱讀:3013次 時間:2014-01-25 11:03:06
□米一
案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上任后不久,就偕妻子米歇爾和兩個女兒入住白宮。面對多家媒體的采訪,奧巴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歡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園的老房子,等任期滿了之后,他還會帶著家人回去居住。
作為奧巴馬老房子的鄰居,比爾擁有一套有17個房間、近600平米并且非常舒適的豪宅,他滿懷希望地將自己的房子交給中介公司出售。為了推銷自己的房子,比爾還特意建了一個網(wǎng)站,他相信他的房子一定能賣出300萬美元以上的高價。但是讓比爾大跌眼鏡的是,關注房子的人雖多,但沒有一個人愿意購買。原來,奧巴馬和他的妻女雖然都去了白宮,但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護奧巴馬的親戚,附近的公共場合也都被密集的攝像頭所覆蓋。大家擔心買了他的房子之后,就會生活在嚴密的監(jiān)控之下,隱私權(quán)很難得到保護。就這樣,過了一年多,房子依然沒賣出去。
后來,一個叫丹尼爾的年輕人找到了比爾。丹尼爾告訴比爾想買房的原因,他和奧巴馬一樣,都有黑人血統(tǒng),奧巴馬是他的偶像。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比爾和丹尼爾簽下了如下協(xié)議:丹尼爾首付30萬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萬美元,5個月內(nèi)共付清140萬美元。房子則在首付款付清后,歸丹尼爾所有。付清首付款后,丹尼爾將房子抵押給銀行,貸了一筆款。半個多月后,他將這棟豪宅改造成了幼兒園。原來,丹尼爾本來就是一家幼兒園的園長。
當房子的用途從居住改為幼兒園之后,那些過于嚴密的監(jiān)控就顯得很有必要了。這個毗鄰奧巴馬老宅的幼兒園,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兒園,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這里來。為了給幼兒園做推廣,丹尼爾還聯(lián)系到了不少名人來給孩子們上課,這些名人為能給奧巴馬隔壁的幼兒園講課而激動,再加上這里是記者們時刻關注的地方,來這里與孩子們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們都很樂意接受丹尼爾的邀請。
幼兒園開張兩個月后,奧巴馬抽空回老家轉(zhuǎn)了一圈,順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鄰居們,這下,丹尼爾開辦的幼兒園更加有名了。越來越多的名人主動表示愿意無償來與孩子們交流,更有很多家長打電話想讓自己的孩子來此受教育,為此多付幾倍的學費他們也樂意。而且很多廣告商也開始爭先恐后地聯(lián)系丹尼爾,他們想在幼兒園的外墻上做廣告,因為這里的曝光率實在太高了,不做廣告太可惜。為此,丹尼爾打算進行一次拍賣廣告墻的活動。
解析
同是奧巴馬的鄰居,因為思維角度不同,收益就不同;同是監(jiān)控嚴密,在比爾那里是劣勢,但到丹尼爾這里卻成了優(yōu)勢。這個故事其實對我們?nèi)绾巫龊帽kU營銷有一定的啟示,產(chǎn)品還是那個產(chǎn)品,從不同角度切入進行宣導,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