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閱讀:2207次 時間:2017-09-01 15:39:56
近日,中國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2017全國保險行業協會座談會上表示,各級保險行業協會要全面強化行業自律工作,提升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堅持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引導行業回歸本源,突出主業,發揮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努力成為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
梁濤指出,保監會發布“1+4”系列文件,明確了當前保險工作的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各級保險行業協會應全力配合監管部門抓好系列文件的落實工作。在治亂象和防風險工作中督促公司認真自查,嚴格落實監管規則和要求;在補短板過程中及時發現和反映問題,協助監管部門制定和完善監管規則,織密制度網絡;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引導公司做好保險扶貧、產品創新、投資項目對接等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宣傳工作力度,自查清理不合理的資格認證、收費,在重塑行業形象方面有所作為,推動保險業長遠健康發展。
在談到行業協會發揮自律功能的重點領域時,梁濤強調,要著眼于單個公司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監管部門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行業迫切需要但尚處空白地帶的事情,發揮好協會自律的作用,補好行業發展的“短板”。
一是牽頭制定發布行業示范條款。近年來,在保監會相關部門指導下,中保協先后制定發布商業車險示范條款及地震巨災保險、責任保險、農業保險等示范條款15個,并配合商業車險改革,組織開展了創新產品評估。下一步,要配合商業車險、責任保險、巨災保險、農業保險等工作推進,加強示范條款制定工作,推進風險研究平臺建設,增強自律工作的職能。
二是圍繞保險業務操作和銷售理賠服務,大力推進標準化建設。近年來,結合商業車險改革、財產險備案類產品自主注冊改革、巨災保險、再保險等落地實施,中保協制定和發布了20多項行業操作細則和標準流程。接下來,要針對市場的一些亂象繼續加強標準建設,建立起覆蓋范圍廣、數量適度的標準體系,同時加強標準宣貫。各地方協會可以從中取其精華、因地制宜,建立起區域性的標準體系。
三是促進保險從業人員素質提升。針對營銷員資格考試取消后人員大量增加但素質良莠不齊的問題,以及核保核賠領域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等問題,保險行業協會要加大培訓工作力度,積極開展網絡培訓以及各類專題培訓,推進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提升。中保協可以與各地行業協會做好聯動,建立健全行業教育培訓體系。
四是做好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督。在全行業加強風險防范的大環境下,協會在信息披露上要加強對公司信息披露情況的研究分析,針對信息披露中披露不及時、內容不完整、格式不規范等問題,定期向保監會反饋情況,及時向保險機構提出改正意見,配合保監會、保險機構共同推進信息披露的及時、準確、完整。同時,充分發揮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研究制定會員信用檔案、建立會員信用評價機制、加強信息共享應用,充分發揮信息披露作為社會監督重要窗口的功能。
“打鐵還需自身硬。”梁濤進一步表示,保險行業協會做好行業自律工作,首先要加強對自身的約束,加大內部規范化建設力度,真正成為依法設立、自主辦會、服務為本、治理規范、行為自律的社團組織。他提到,當前,涉企收費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國務院重點清理規范的領域,力度非常大。各地保險行業協會要認清形勢,積極配合有關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把不該收取的會費取消,把過高的會費適當降下來。
此外,梁濤還提到,部分地方保險行業協會面臨脫鉤問題。目前,保監會管理的全國性保險社團組織尚未脫鉤,保監會下一步將統籌研究協會脫鉤問題,會同民政部門以及其他金融監管部門提出意見。但即便是脫鉤之后,保險監管部門仍是業務指導單位,仍然履行行業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責,將社會組織納入行業管理,加強業務指導和行業監管,引導社會組織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