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閱讀:2563次 時間:2015-04-13 11:02:15
家住江蘇南通的姚先生是一家外企的人力資源部主管,收入在當地來說也還算是不錯的水平了,妻子吳女士也是該公司的財務部會計,家里有個3歲的兒子,非常可愛,夫妻兩也在當地貸款買了一套兩居室,一家人很是幸福,左鄰右舍無不羨慕這幸福的一家。
但天有不測風云,這種幸福的日子突然戛然而止了,2011年姚先生的父親被查出患有肝癌,母親身體又不好,沒辦法,吳女士只能忍痛辭去收入還不錯的外企工作,專心照顧姚父了,本來姚先生一家平時也沒感到什么太大的經濟上的壓力,但隨著妻子的收入中斷再加上還有一個病人每天大把的花錢,本來家底并不算厚實的姚先生,一下子把所有的積蓄都掏空了,好幾次房貸還款都是一拖再拖,就這樣也沒能挽救父親的生命,老父親于2013年因病去世了。
真可謂是禍不單行,半年后,姚先生在開會的時候突然暈倒,同事趕緊把他送到了醫院,經檢查姚先生的淋巴上長有腫瘤,需要趕緊動手術切除,但手術押金需要12萬元,這對于這個已經家徒四壁的家庭來說無疑于天文數字,吳女士滿處借錢才籌集了3萬元,離手術押金12萬元還差得很遠,姚母救子心切就想賣房子給兒子治病。
這個時候,吳女士想起來曾經給丈夫在2009年的時候買過一份保險,那是吳女士的同學剛做保險,所以給個面子就買了一份年繳2600元的保險,至于那份保險管什么,吳女士也是一知半解,她趕緊找出保單并和她的同學聯系上了。
原來吳女士買的保險恰好是份大病保險,保額不高,十萬元的重疾保額,保險公司接到報案后迅速做出反應,五天后,保險公司的領導親自把十萬元現金送至吳女士家,姚母激動地說,“兒子這回有救了,這十萬元理賠款讓我兒子可以做手術了,還是這種保險(商業保險)理賠快!不僅救了我兒子,還救了我們全家啊”!
商業保險的理賠方式挽救了這一家人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商業保險與社保在理賠機制上的不同之處,商業保險屬于提前給付的理賠方式,就是只要診斷出符合保險合同條款上的病種,就可以進行理賠,只需要醫院出具的診斷書就可以了,不需要各種票據,而社保需要治病后拿著各種票據到相關的部門報銷的,商業保險這種理賠方式可以為更多的病人贏得時間,說商業重大疾病保險就是救命的錢一點也不過份。
商業保費不能省,補充社保作用大
事實上,社會基本醫保和大病醫保,對參保人員的保障是“保而不包”的,住院費用和大病醫療的自付比例和金額相對比較高。關鍵是罹患重大疾病后,很多特效藥和手術器材需要進口,基本無法通過醫保目錄報銷。而特需病房等住院費用也不在社保報銷范圍內。
商業重疾險是一種報銷型的保險,只要你確診的疾病是符合保險條款中的保障對象,那么就可以一次性獲得保險公司的給付,可以及時有效地提高醫療質量。對醫保覆蓋對象來說,重大疾病險可作為一種補充手段,而對沒有納入醫保范圍的人來說,重疾險尤其重要。
如果因為沒有購買過重大疾病險等原因,家庭實在無力支付重疾治療費用,那么就只能求助于社會公益組織了。但這種事,最好不要發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此實乃下下策,屬于沒有辦法的辦法!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
[摘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