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视频免费观看这里只有精品|91日本|农村毛片|亚洲综合成人网|一级性爱

山東四方華邦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歡迎您!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在線留言 | 聯系我們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學習園地 > 正文> 返回

“馬云式成功”的三點啟示

更新時間:2014-09-25 15:27:16點擊次數:2742次
  來源:中國保險報

上周五晚,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紐交所敲響了上市的鐘聲。全球第四大市值科技公司、中國第一大市值互聯網公司宣告誕生。與此同時,馬云以212億美元的身家登頂中國首富,而馬云14年前的天使投資者軟銀孫正義也有望問鼎福布斯全球首富。

  這幾天,微信朋友圈被馬云那張娃娃臉刷屏,令同期爆出猛料的體育明星、娛樂大腕黯然失色。馬云并非一夜成名,美國上市前,他已是業內公認的商界領袖,中國互聯網圈三分天下的BAT巨頭。美國的成功上市,則讓他因中國首富的光環而變得婦孺皆知。翻看朋友圈的文章以及各種群里有關馬云的議論,贊羨之余,有人唏噓遺憾,也有人激情燃起。追索馬云式成功的因與果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

  我沒有采訪過馬云,不過也算多年斷續跟蹤觀察過馬云和他的商業。在當下對馬云式成功N多種梳理總結中,我認為有三點啟示值得創業者和企業家體味:

  第一,馬云的夢想與堅持。對于任何渴望成功的草根創業者和企業家來說,這是應該具備的最根本素質,沒有之一。我們不妨看下這幾天在朋友圈里傳播最多的兩句話:一句是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這話不是馬云說的,但的確是受馬云感染而出的。1999年,馬云創立阿里巴巴時,在公寓里曾向17個追隨者布道(總稱為十八羅漢”),那段視頻也廣為傳布。演講中,馬云強調了國際戰略,提到了如何跟硅谷競爭,那時候中國還沒入世,互聯網剛剛經歷泡沫,到處推銷中國黃頁的馬云在很多地方被當成騙子。彼時,發出這樣的夢想是需要極深遠見的,所以馬云提出的宏偉目標并不被多數人理解甚至遭到嘲笑。另一句是馬云自己總結的:任何團隊的核心骨干,都必須學會在沒有鼓勵,沒有認可,沒有幫助,沒有理解,沒有寬容,沒有退路,只有壓力的情況下,一起和團隊取得勝利。成功,只有一個定義,就是對結果負責。這句話說的是堅持。沒有堅持的夢想,只能是幻想。

第二,馬云建構的高瞻遠矚的公司使命。這個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對于一般做企業的人而言,獲取利潤,為股東創造價值當然是第一目標。這樣的目標無可厚非,因為不盈利的企業是無法持續的,遑論其他高大上的目標。但是對于高瞻遠矚的公司而言,獲取利潤往往不是第一目標。商界圣經《基業長青》一書中對此是這樣說的:對于高瞻遠矚公司而言,利潤不是目的。利潤就像空氣和水,離開它們,企業就無法生存。但是企業如果堅持追求超越利潤目標的社會價值,利潤會隨之而來。在充斥著做最大、做第一的庸俗使命的中國商界,馬云喊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確實令人肅然起敬。具體而言,這個使命是通過阿里巴巴的平臺戰略一步步實現和深化的。

  第三,馬云對公司治理的創造性改良。也就是他在阿里巴巴搞的湖畔合伙人制度。股份公司是現代商業一個偉大的制度創造。它的出現,使得財富生產告別了個人單打獨斗的小作坊時代,極大推動了商業文明的發展壯大。但是同股同權的股份公司制度一直面臨一個基本的矛盾,那就是外部投資者和公司創始人(團隊)之間在利益訴求上的落差:前者更追求短期效益和分紅,后者追求公司長期價值培育。創始人夢想越大,兩者訴求落差就越大。很多優秀的企業正是倒在了這種內外價值觀的沖突中。所以,20107月,馬云決定在公司治理中引入合伙人制度。其最大的創造就是通過公司章程把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董事的提名權賦予給內部合伙人,即不論外部投資者在公司占的股份比例有多大,公司重大事項的決策權仍掌握在內部合伙人的手里,這樣就確保了阿里巴巴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能夠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這樣一個同股不同權的治理結構,也讓阿里巴巴失去了在香港上市的機會,這才來到美國。當然,需要提醒的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它施行的前提是創始人具有絕對權威、智商和情商接近完美,此外,還需要外部投資者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如果和馬云打交道的不是孫正義,那最后的結果也可能是冰火兩重天。(作者為本報副總編)

 

(編輯:四方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