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保險不了解,接觸保險的渠道有限,要不是代理人的推銷,要不就是平時親朋好友的推薦,再加上因為一些負面的新聞,許多人對保險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想買保險也一般挑自己知道的大公司購買,對于很多小公司是不信任的,但是買保險一定要找大公司嗎,小公司的保險產品就不可信嗎,其實不然,今天T博士就為大家詳細解讀,如何挑選靠譜的保險公司,以及小保險公司的優勢究竟在哪。
現在中國大大小小的保險公司有許多,但是不論大小、知名度高低,這些保險公司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監管,注冊資本金都在2個億以上,必須是現金,并且注冊資本金的20%(保證金)要放在指定的銀行不能動。另外對于其股東的資質有嚴格的要求。
實際上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金要比2個億多得多,并且一些后成立的保險公司,其注冊資本金比之前成立的保險公司也要多得多。但是注冊資本金多也不一定就能證明實力強,因為注冊資本金可以隨時追加。大公司的股東分分鐘都可以追加很多。評判一家保險公司的實力還需要其他的標準。
看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償付能力有高有低。特別高的,說明這家公司的業務開展不夠好,資金運用效率不夠高;特別低的,說明經營有一定的問題,有一定的風險,有些甚至會被保監會停止開展新業務。
保監會根據他們的運營情況,分為A、B、C、D這4類。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A類B類優選,不論大保險公司還是小保險公司。不必要盲目追求特別高的,只要是在保監會允許的安全范圍內就好了。
其實償付能力也是變化的,每個季度的都不一樣,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每季度公布上季度的償付能力。如果償付能力達不到保監會監管的標準,就需要股東在一定的時間內增加注冊資本金或者發行債券進行融資進行補充,以達到監管的要求。所以大小公司一樣的標準,看償付能力。
小保險公司會不會不理賠
《保險法》規定
《保險法》第九十八條:“保險公司應當根據保障被保險人利益、保證償付能力的原則,提取各項責任準備金。”
責任準備金就是根據被保險人發生風險的概率,預留的一筆錢。保費的收取是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和發生風險概率的高低來決定的,通常每家保險公司參照的是統一的《生命周期表》,同樣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相同的人,發生風險的概率的多少是確定的,所以每筆保費中,風險成本是多少也是確定的。在收客戶保費的時候就已經提取出來了,隨時準備著賠付客戶用的,完全不用擔心保險公司不賠怎么辦。
不論大小公司,合同上都有理賠時效性的明確規定。違反規定,客戶是有權向保險公司申請額外損失的。所以,保險公司理賠只看合同,不會因為是大保險公司就多賠1塊錢;也不會因為是小保險公司就少賠1塊錢。
保險是有嚴格規定的,大小公司一樣靠譜,很多小公司為了提升競爭力反而會設計出很多高性價比的產品,因此大家可以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