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逐漸提高,對重大疾病保險的關注也是逐年升溫,然而,我們在具體的投保過程中,卻難免因為對其理賠的不理解而陷入一些誤區。常見的誤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誤區 1:重疾險就是大病保險
事實上,現在很多會把重大疾病保險和大病保險混為一談,潛意識就認為這兩個保險名詞是一樣的。真的是這樣的嗎?并非如此,一般來說,大病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是有不少區別的,具體可梳理概括為三方面:
1、屬性不同
大病保險是屬于社會保險的范疇,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并且是不以盈利為目的;而重疾險則屬于商業保險范疇,是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保障對象不同
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而重疾險的對象卻是自然人。
3、保障內容不同
大病保險主要是用于保障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后需個人負擔的大病高額醫療費用;而重疾險則是罹患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病種后才可申請賠付。
誤區 2:所有的大病都可以保
為什么說重疾險很重要?大病都可保嗎?盡管我們每個人對“大病”的理解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在保險業中對“重大疾病”是有明確的界定的。一般來說,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種類都是在官方規定的25種重大疾病基礎上自行增加的,基本上都達到30種以上。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它可以囊括所有大病,一切都要以保險合同上所承保的重大疾病范圍為依據。
我們在投保重疾險的時候,為了保障更全面一些,可能就會選擇保障疾病種類多的重疾險,然而重疾險是不是保障的疾病種類越多越好?答案不能一刀切。
我們要知道的是,隨著重疾險疾病種類的增加,保障范圍擴大,相應的保費也會增加。因此,我們買重疾險,一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疾病種類,二是要多關注產品的功能和服務,比如是否有輕癥的保障,是否可以多次賠付等。
在選擇保額上,很多人會擔心低保額保障不夠,高保額費用又太高,難免陷入兩難。事實上,風險保障并非是一次買了就能一勞永逸,因為隨著我們的工作性質、風險高低、收入水平的變化,我們是需要做出相應調整的。
許多家長由于愛孩子,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大多會選擇先給孩子買充足的保險,卻舍不得給自己買。這不僅是購買重疾險的誤區,同時也是購買所有保險產品的誤區。實際上,身為父母的你才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孩子最大的依靠,更是子女保單的保費來源,如果家長喪失繳費能力,不僅家庭陷入困境,孩子的保障也無從談起。
在投保重疾險時,只有明確了以上幾點投保誤區,我們才能真正選擇到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