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已經逐漸成為我們每個家庭的必需品。
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保險產品,作為用戶的我們不知從何下手。對于保險條款中的晦澀難懂的文字描述,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A君在過往的文章中說過,之所以有些朋友會存在保險是騙人的,或者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印象。其實很多時候是由于在投保前對于保險條款的不理解或者存在理解偏差而造成的。
所以,為了幫助大家更好,更快地學習理解保險條款,避免未來的理賠糾紛,A君設計了重疾條款解讀的系列課程。
將最常見、最高發的前10種重疾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讀,幫助大家學習了解重疾險的理賠標準。
今天是系列課的第3講: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 01 -條款原文具體內容
名詞 冠狀動脈搭橋術
指為治療嚴重的冠心病,實際實施了開胸進行的冠狀動脈血管旁路移植的手術。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心導管球囊擴張術、激光射頻技術及其它非開胸的介入手術、腔鏡手術不在保障范圍內。)
- 02 -應知應會:醫學知識普及
應知 什么是冠狀動脈搭橋術
A君在文章《急性心梗》中介紹過冠狀動脈的作用以及對于冠心病的相關介紹。
冠狀動脈搭橋術其實就是為嚴重冠心病而實施的開胸手術。
應知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我們常見的心絞痛、急性心梗都是由此而導致,最嚴重的的情況就是猝死。
應知 冠心病的治療方式
根據程度不同可以分為以下3種?
1、藥物治療:例如常見的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此類擴張血管、抗血栓藥品。
2、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心臟支架)
簡單來說,心臟支架手術就是在手腕或者腿部的血管里注入導管,然后順著血管送到冠狀動脈堵塞的地方,然后撐起球囊(撐大血管面積,保證血液流通),最后將導管抽回。此手術屬于微創手術,創傷很小,對患者未來工作生活沒有太大影響。
3、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臟搭橋)
搭橋術的實施方式是需要將心臟暴露在體外,然后將患者身上一根健康的血管移植到心臟上,繞過原來堵死的冠狀動脈血管,用旁通搭橋的方式保證心臟血液的供給。
但是實施搭橋手術對于患者來說創傷面積很大!
- 03 -保險條款解讀
1、必須是治療嚴重冠心病;
2、必須是實施了開胸冠狀動脈搭橋術
為什么必須開胸呢?從上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開胸手術和支架手術相比,對患者身體造成的損傷完全不同。患者會因為實施開胸手術導致自己長期無法工作,需要休養很長時間。所以,只有實施了這種手術才符合重疾險當初設立的意義:為了解決治療費之后的,喪失了生活和工作能力的經濟補償和保障。
P.S. 如果未實施開胸手術。實施了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心導管球囊擴張術、激光射頻技術等非開胸手術是不賠的。
- 04 -如何擁有全面保障?
上文介紹了冠狀動脈搭橋術的賠付標準與解讀。
相信此時的你一定會覺得重疾險的理賠條件為什么如此嚴格?這難道是保險公司玩的“文字游戲”,故意不想賠,以此來賺錢呢?!
答案當然不是!
在此,我們就需要了解下重疾險到底解決什么問題?
所以,只有滿足條款的要求才能符合重疾險當初設立的意義。
Q:如果沒有得重疾,或者沒有達到條款的要求怎么辦呢?
A君一直強調保險不是簡單的產品推薦,而是一套私人訂制的全面方案。如何才能全方面獲得保障,減少拒賠的可能性是我們最需要關心的話題!
保險配置的兩大關鍵詞是:全面性、足額性
1全面性
我們首先需要思考:我們可能會面臨哪些不同的風險?
風險1:生病住院期間高額醫療費開支;
風險2:生病后暫時或長期無法工作,需要在家修養數月甚至數年,從而導致收入中斷;
風險3:康復期間的藥品費、生活費以及房貸等;
風險4:因為意外受傷住院的醫療費開支;
風險5:因為意外導致的身故,父母無人贍養,子女無人撫養;
風險6:因為加班猝死或者疾病身故后,父母無人贍養,子女無人撫養;
以上6條是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會面臨的風險點。所以,面對以上不同的風險點,可以用不同的保險來組合解決。
一、住院醫療險:解決風險1和4
二、重大疾病險:解決風險2和3
三、壽險:解決風險5和6
四、意外險:解決風險4和5
2足額性
對于足額性來說,只有當每個險種的保額匹配自身目前情況時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例如:10年前給自己購買的5萬保額重疾險,而到了現在這10萬元保額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要定期定時進行保額檢視,增加相應保障額度。
- 總結 -上文介紹了冠狀動脈搭橋術的賠付標準與解讀。
相信此時的你一定會覺得重疾險的理賠條件為什么如此嚴格?這難道是保險公司玩的“文字游戲”,故意不想賠,以此來賺錢呢?!
答案當然不是!
在此,我們就需要了解下重疾險到底解決什么問題?
所以,只有滿足條款的要求才能符合重疾險當初設立的意義。
Q:如果沒有得重疾,或者沒有達到條款的要求怎么辦呢?
A君一直強調保險不是簡單的產品推薦,而是一套私人訂制的全面方案。如何才能全方面獲得保障,減少拒賠的可能性是我們最需要關心的話題!
保險配置的兩大關鍵詞是:全面性、足額性
1全面性
我們首先需要思考:我們可能會面臨哪些不同的風險?
風險1:生病住院期間高額醫療費開支;
風險2:生病后暫時或長期無法工作,需要在家修養數月甚至數年,從而導致收入中斷;
風險3:康復期間的藥品費、生活費以及房貸等;
風險4:因為意外受傷住院的醫療費開支;
風險5:因為意外導致的身故,父母無人贍養,子女無人撫養;
風險6:因為加班猝死或者疾病身故后,父母無人贍養,子女無人撫養;
以上6條是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會面臨的風險點。所以,面對以上不同的風險點,可以用不同的保險來組合解決。
一、住院醫療險:解決風險1和4
二、重大疾病險:解決風險2和3
三、壽險:解決風險5和6
四、意外險:解決風險4和5
2足額性
對于足額性來說,只有當每個險種的保額匹配自身目前情況時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例如:10年前給自己購買的5萬保額重疾險,而到了現在這10萬元保額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要定期定時進行保額檢視,增加相應保障額度。
- 總結 -
A君今天跟大家講解了關于“冠狀動脈搭橋術”的相關條款,以及保險配置全面且足額的必要性。
希望通過此篇文章,能夠讓你輕松理解保險條款,做到明明白白學保險,清清楚楚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