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問,“新出的重疾險比我之前買的要好,要把之前的退掉,重新買嗎?”
相信不少購買保險的朋友,都有過這樣的困惑。那么,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該不該退舊買新呢?
有個事,必須要明確。
按照現在這個趨勢,產品的迭代非常快,每個產品新出現,多多少少都會比之前的好一點。
如果你要不顧一切的選到所謂性價比最高的產品,那你的“退舊換新”恐怕是個持久戰了。
沒有絕對的好產品,合適最重要
保險跟一般的產品不同,不同產品針對的人群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哪款是最合適的產品。
保險公司為了吸引客戶,會設計不同的亮點,這也不代表我們之前買的就是不好的。
不能片面的比較保險產品的價格是否劃算。不同保險產品有不同的保險期限、保險金額、保險責任和條款,因此保險產品的價格一般是不可比的。
除非兩者很相似,否則就很難根據價格來判斷哪個更劃算、哪個不劃算。
什么叫合適的產品?
從預算出發:
現在的保險方案,是不是用合理的保費支出,撬動了充足的保障。
買保險,最重要的就是保額跟保費的杠桿比。對大部分家庭,花年收入的5-8%是比較合理的。
好的保障方案,是價格合理、保障充足;而不是價格最低、保障最多。
如果你之前購買的保險貴得很明顯,而且保額不充足,保障不全面,可以選擇退保重新買合適的。
而如果新出的保險稍微便宜一些,只差幾百塊,保障差不多,我更建議你別折騰。
從保障出發:
在我看來,該有的高發輕癥都包含,沒有強制綁定不合理的附加險,條款中沒有坑點,那基本屬于一款合格的重疾險了。
至于價錢貴這個點,我認為這不是評價一款重疾險的關鍵因素,只要在預算范圍內,能買到充足的保額,那就足夠了。
從身體狀況看:
買保險是雙向選擇的過程,我們在挑保險,保險公司也在選我們。
我遇到不少朋友,因為身體原因,想買保險沒法買。
身體有些小毛病,就需要同時投保多家公司產品,看看能不能核保通過。
如果有一家公司愿意承保,即使說加費或者除外責任,那對你來說,也是最合適的產品。
能在身體健康的時候提前鎖定保障,就不要頻換的更換產品,以至于后期買不到了。
早買早保障,并不是句廣告詞,反而是保險更核心的功能——更早轉移你無法承受的風險。
產品真的不合適,要怎么辦?
退保:
上面說過了,如果產品非常貴,在預算范圍內保額不充足,保障不全面,并且剛買2-3年,是可以選擇退保的。
最好衡量一下,剩余年限還需要繳納的費用,和新買一份保險需要的費用,哪個更劃算。
大前提是,身體狀況允許你新買一份。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真的要退保,也要等新的保險度過等待期再退保舊產品。
因為新產品等待期內出險是不予理賠的,為了避免讓自己的保險處于裸奔狀態,就需要拿捏好時間,做到保障的無縫銜接。
加保:
假如當初購買重疾險時很年輕,現在已經四五十了,多半考慮的不是退保更換,而是加保。因為買得早的,可能保費已經快交完,退保損失較大,而重新購買也沒有了當時的年齡優勢,保費也就不一定會更便宜可能還會更貴。
買保險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的收入會增加,那需要的保障也相應增加,出了新的更合適的產品,可以在舊的基礎上進行補充。
最后,
按照現在這個趨勢,重疾險幾乎每周都會有產品上新,而且一般會比之前的好那么一點點,如果按照產品好就要退保重買的觀點來看,那么你會陷入無限退保的怪圈中。
基本上就是一直買一直退,再買再退,那么后果就是,一直停留在等待期,繳費年限一直拉長,一直沒有保障。
文章來源:精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