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视频免费观看这里只有精品|91日本|农村毛片|亚洲综合成人网|一级性爱

山東四方華邦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歡迎您!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在線留言 | 聯系我們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保險知識 > 正文> 返回

重疾險這么多保障內容,哪些真正有用,哪些是噱頭?

更新時間:2019-12-30 16:27:37點擊次數:1843次

不知不覺年末已至,回顧今年的重疾險市場,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創新。


創新體現在產品形態更全面:重疾前N年額外賠、癌癥多次賠、心血管疾病額外賠、輕癥理賠后重疾保額增加。


可謂百花齊放,讓人眼花繚亂。


保障全面固然是好事,但是,對于剛接觸保險的小伙伴來說,卻帶來了不小的難題。原本就看不懂專業術語,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保障內容,挑選起來更加不知所措。


很多人就會問:重疾險中有這么多的保障內容,到底哪些是真正有用的保障,哪些是噱頭?大叔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
重疾險看似復雜,但把它拆分后,其實很簡單。不同保障按照重要程度可做如下劃分:


挑選重疾險,只要優先把五星和四星的責任選好,不被三星以下的責任干擾,基本就能選出高性價比的重疾險。
下面大叔就針對重疾險常見的幾個問題進行全面解析。


保額要買多少?

對于重疾險來說,保額是最重要的。但很多人似乎并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反而常常因為預算不足而降低保額。

重疾險保額須考慮三個因素:
高額的治療費用
根據數據顯示,重大疾病平均治療費用在30萬左右。
很多人覺得30萬還好,努努力、咬咬牙就湊出來了。但平均就意味著存在極端情況,有的幸運兒很快就治愈了,而不幸者則將墜入深淵,別說30萬了,100萬也有可能
從2018年各大保險公司公布的理賠報告來看,重疾險平均理賠金額比較低,只有5.8萬元,遠低于重疾的平均治療費用。
收入中斷的隱行損失
我們要知道重病的治療和普通疾病的治療是有區別的。
一般罹患重疾需要3年左右的康復期,這期間,我們都是一個病人,需要的是休養而不是工作。后續的康復費用

重大疾病治療費用只是直接費用,間接康復費用、療養費用是無法估量的。
良好的康復費用可能需要10萬至40萬不等,或者更多。另外,這期間的營養費用、護理費用都是不小的開支。
根據以上3點,一般人的重疾保額:30萬起步,50萬不多。


保定期or保終身?

在保證保額充足的前提下,重疾險選擇定期還是終身,就看預算多少了。
預算充足,自然選擇終身保障。如果預算有限,最好也能選擇先保到70歲。原因如下:


1、50-80歲是重疾發病率大幅提高的年齡段,這個時候最需要重疾險來保障。


2、70歲時事業上已退休,生活上進入頤養天年的階段,肩上不再擔負養家糊口的重任。



保額增長實用嗎?

現在市面上很多重疾險,都有了重疾保額增長的功能。
保額增長的方式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按比例增長


晴天保保少兒重疾險:保額每2年增長15%,最高增至175%保額;大黃蜂2號少兒重疾險:前11個保單年度,重疾保額按5%復利遞增

前N年額外賠


康惠保2020:前10年重疾額外賠50%保額,11-15年額外賠35%保額;達爾文2號:60歲前重疾額外賠50%保額

多次賠付重疾保額遞增


備哆分1號:前三次重疾賠付一次增加10%保額

確診輕癥/中癥增加保額


超級瑪麗重疾險(全民版):確診輕癥,再首次確診重疾,額外賠付30%保額 至于哪種方式效果更好,大叔傾向于前兩種,其保額增長是確定的增長;而后兩種,就需要滿足特定條件,才能實現保額增長。
比如超級瑪麗重疾險(全民版),重疾保額要想增加,前提條件是需要先確診輕癥。如果首次就確診重疾,保額是無法增加的。
但是無論哪種形式,都能一定程度上緩解通貨膨脹帶來的保額“縮水”。


重疾病種越多越好?

其實稍微了解過保險的朋友,應該都不會再執著于產品保多少種重疾這個問題了。
這里大叔還是再科普一下吧:
為了理賠的規范,早在2007年,保監會就聯合醫師協會,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和使用規范》,對25種最常見、最高發的重疾,進行了統一的定義標準。
根據以往的理賠數據顯示,這25種重疾能占到重疾險95%的理賠,這些疾病才是重疾險保障的核心。
所以無論一款產品是保100種重疾還是120種重疾,其實差別都不大,大家不必去糾結了。 


輕癥/中癥有必要嗎?

其實最初的重疾險是沒有輕癥的,只保重疾。
輕癥其實就是重疾所對應的輕度狀態。比如癌癥對應的輕癥是“原位癌”,腦中風對應“輕微腦中風”等等。
如此一來,即使只是出現了輕度狀態的病癥,也可以獲得20%-45%理賠金,理賠幾率高了,大家也可以盡早治療,防止輕癥發展為重疾。還是蠻實用的保障。

至于中癥,其病癥的嚴重程度介于輕癥和重疾之間,賠付的金額也在二者之間。
但實際上,在產品條款中,中癥疾病的理賠條件,非常接近于重疾,這就導致了“要不就是賠輕癥,要不就足以申請重疾理賠了,中癥保障形同虛設”的情況。
當然,在相同的保費之下,多一個中癥保障,固然是好事,但要說執著于中癥,甚至為此加費去購買,意義就不大了。


多次賠付意義大嗎?

多次賠付主要分為兩種:
癌癥多次賠付

癌癥多次賠付還是非常有必要配置的。
癌癥高發、易復發,但是它可被治愈,所以用癌癥多次賠付的產品去積極應對,才能有效抵抗癌癥的侵蝕。
重疾多次賠付

相對于單次賠付,重疾多次賠付的意義在于能讓保障更長久因為一旦確診重疾,治愈后幾乎無法再次購買重疾險產品了。
重疾多次賠付的產品對年齡小的意義較大,人生之路還很長;對于50歲左右的人群,身體可能已經承受不起幾次大病了,單次賠付的重疾險已經足夠。
如果預算有限,萬不可因為多次賠付而降低首次賠付的保額。如果首次賠付保額過低,可能都活不過第一次,哪還有機會活到第二次再患重疾...


特疾額外賠要不要加?

一些特定的罕見疾病,可能比較難治愈,需要更高的治療費用,比如兒童常見的白血病,平均治療費幾乎要到一百萬。
所以很多產品,有針對少兒、成年男性、女性特定疾病的額外賠付,一般都是額外賠付100%保額甚至更多。
大家如果覺得有需要,可以附加上這項責任,但還是那句話:看預算多少,量力而行。


身故責任是否必要?
身故責任是特別多朋友在意的點:萬一我沒生病,那我就一分錢拿不回來了嗎?那多虧啊!
但是,帶有身故責任(尤其是身故理賠保額的)產品,本身的保費會很昂貴,即使真的一輩子沒有發生重疾,那最后拿到這筆身故理賠金,也至少是幾十年以后的事了,現在看起來很多的幾十萬保額,在幾十年后會貶值不少。
總而言之,預算充足,可以附加身故責任;預算一般,建議選擇不帶身故責任的。若擔心身故沒得賠,就消費型重疾險+定期壽險。
寫在最后:
現在的重疾產品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產品會進行創新,另辟蹊徑,推出新的保障內容。
而這么多的保障內容中,有些是真的實用,而有些只是噱頭。
大家在挑選時,優先考慮把五星和四星的責任選好,三星及以下的,看預算適當添加。才能把錢花在刀刃上,配置真正有用的保障。
(編輯:四方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