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南方報網—南方日報 作者:高國輝
日前,一場為拯救罹患重疾的23歲小伙王章軒的愛心召喚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今年6月份剛大學畢業的王章軒,9月開始出現不適,后確診為橫紋肌肉瘤高度浸潤骨髓晚期,突如其來的噩耗讓他的家庭深陷泥潭。
事實上,王章軒并非個案。在生活環境惡化和社會壓力劇增的當下,重疾年輕化和癌癥低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今年2月,上海的80后王小姐(化名),也萬萬沒想到自己正當年富力強的年紀竟會患上癌癥。
所幸的是,發現尚早,且王小姐在確診后得到了保險公司一筆15萬元的重疾險理賠金,幫助她接受了最有效的手術治療。保險專家提醒,年輕人利用保險為自己的健康保障儲備專項金很重要。
南方日報記者 高國輝 通訊員吳彩華 羅瑞盈
“定期體檢+防癌險”雙保險
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就算是癌癥,如果及早發現,有效治療的話也是完全可以被治愈的。最理想的就是原位癌(又被稱為“浸潤前癌”)的發現和治療,因為沒有形成浸潤和轉移,如能及時發現并盡早切除或進行其他適當治療,完全可以治愈。
為王小姐提供服務的保險代理人介紹說:“王小姐于2009年12月購買了一份長期重大疾病保險",保額15萬元。今年2月中,王小姐突感到面部不適,到華山醫院就診,被確診為患腮腺粘液表皮樣癌,醫生建議需要立即進行腫瘤切除手術。王小姐一邊在接受治療,一邊還在擔心自己的醫療費用。如果沒有購買這份保險,很難想象會給家庭造成多大的經濟壓力。”
據醫學專家介紹,癌癥疾病保守的治療費用少則幾萬,多則超過10萬元,而如果希望采取更先進的治療手段,往往要超過30萬元以上。不難想象,這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是無力承擔的。
保險專家表示,小毛病的就診費用年輕人依靠社保、單位醫保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但重大疾病的風險不容忽視,病來如山倒,必須要有充足的準備金支持最有效的治療,投保一份重大疾病保險是為健康加“金”的最好選擇。對于經濟基礎不強的年輕人來說,盡早為健康儲備專項金顯得尤為重要,能夠覆蓋原位癌等輕度疾病、保障期限較長的防癌險是首選品種。
“其實在當今的大環境下,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配置防癌險產品。尤其是家庭成員有癌癥病史的人,患癌率往往高于其他人群。這部分人更要注意定期體檢,并學會使用防癌險這一利器主動對抗風險。”市場開發部趙總特別提醒消費者,“用確定的保費支出來抵御不確定的巨額風險,正是發揮保險轉移風險的特殊功能”。
選擇重疾險攻略
目前,針對市場需求,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都有重大疾病保險在售。保險專家提醒人們在選購重疾險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保險期限:重疾險按保險期限可分為短期和長期險種。一般選擇長期險比較合適,萬一繳費期間發生所列重大疾病,其余保費就不用繼續繳納了。而且這種方式每年繳費相對較少,能較大減輕繳費壓力。
其二,險種類型:重疾險也可分為消費型和返還型兩大類。一般帶有儲蓄功能的返還型重疾險在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時還能幫助年輕人起到理財的目的,一方面專款專用,另一方面還能養成定期儲蓄的習慣。
其三,保障范圍:重疾險提供的是常見的重大疾病風險保障,保監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已經將這些疾病統一至25種。而各家保險公司在這基礎上還會做不同的增加,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可以留意產品的區別。
其四,保費和保額:重疾險作為健康險的一種其保費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高,所以在年輕時買重疾險在費率上比較劃算。而且年輕人買重疾險一般不會遇到因身體原因而被保險公司要求增加保費或者部分責任免除的情況。保額方面,因為重大疾病一般有5年左右的康復期,保險專家建議,根據彌補原則,一般至少以年輕人年收入的5倍來定,上限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衡量。
65歲以后也能報銷。詳情請點擊了解。
每年只需一次洗車費,“百萬護駕”30年!詳細了解,請點擊以下鏈接。
中荷附加住院費用醫療保險C款(HRC)
中荷人壽附加住院費用醫療保險D款(H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