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監會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健康保險和人身意外保險的增長穩定,同比分別增長了28.8%和16%。
隨著網絡等新型銷售渠道的引入,越來越多的客戶主動關注純保障產品的消費。“價格實惠,操作簡單”,網友給出了此類產品的評價。據統計,近九成客戶表示認同純保障保險。中央財經大學郝演蘇教授也認為,社會對純保障型保險有剛性需求。
據記者了解,近日,京城某企業主王先生(化名)購買了一份弘康人壽保額為5000萬元的定期壽險,這是弘康人壽成立以來承保的最大保額個人壽險保單。這款“弘康零極限附加定期壽險”,保費10萬元,保額5000萬元。據悉,這是保險行業性價比較高的個人定期壽險大額保單。按上述保險費率,每天花2元多,即可享受百萬級的人身保障,對于30歲左右的客戶群體,這種產品形態頗具吸引力。
以往大眾不太愿意主動購買保險的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是覺得產品太復雜,搞不懂;二是保費太高,保障不足。
弘康人壽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們推出了“簡單、透明、將保障與理財功能分開”的保險產品理念,旨在能讓大眾明明白白買保險。他們推出的保障型產品費率低,保額高,花很少錢即可獲得足額保障,如重大疾病保險、終身壽險、意外險等。這些產品無捆綁銷售、具有與國際接軌的純自然極低費率,比同類產品低兩到三成,保額充足,繳費靈活,操作簡單,其中多數產品可以通過網上直接操作。同時,他們推出的偏理財型保險,結算利率始終維持在行業較高位置,使客戶直接獲得資產保值、增值,如零極限系列萬能險等。
據業內人士分析,從壽險市場走勢看,一方面,保險公司會利用其自身優勢,給大眾提供更多樣化、高可比利益的純保障保險消費體驗,這將成為壽險市場的主流;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也會利用其專業的投資能力,在資產管理領域滿足大眾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