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视频免费观看这里只有精品|91日本|农村毛片|亚洲综合成人网|一级性爱

山東四方華邦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歡迎您!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在線留言 | 聯系我們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保險知識 > 正文> 返回

“各修各車” 當心吃大虧

更新時間:2014-03-27 15:03:21點擊次數:1600次
 作者:王雨飛    來源:2014-03-20  中國保險報

      在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雙方當事人為盡快解決事故糾紛,往往會在交通警察的調解下達成“各修各車”協議。但雙方在沒有保險公司參與的情況下達成上述協議,是否會對后期的理賠產生影響,雙方保險公司是否會按照“各修各車”的協議進行理賠呢?

案情簡介:

   2013年9月,景女士駕駛的A車與B車相撞,無人傷,但雙方車輛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失。交警在勘查事故現場后認定雙方負同等責任,景女士與B車車主經交警調解達成協議——“雙方各修各車”。

   但事后景女士在辦理保險理賠時卻遭遇了難題:景女士的A車修車花費20000元,B車修車花費3000元。景女士以為如按照調解協議“各修各車”,則A車和B車的保險公司應分別賠償雙方20000元和3000元。然而承保A車的甲保險公司告知景女士:由于A車損失金額超過了交強險“互碰自賠”2000元的限額,根據保險條款和交強險“互碰自賠”規則,在雙方同責的情況下,甲保險公司只能承擔雙方全部損失的一半,景女士能得到的賠款為11500元,另一半損失應由承保B車的乙保險公司承擔。當景女士找到乙保險公司理賠人員時又被告知:公司已嚴格按照雙方“各修各車”的協議向B車車主賠付了其損失的3000元,景女士的損失應按照協議由甲保險公司承擔。

   如此一來,景女士明明損失了20000元,卻得不到足額賠付,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案情分析:

      此類問題在各地保險投訴案件中屢見不鮮,訴諸法律的也不在少數,爭議的焦點往往集中在以下兩點:

1.交通事故雙方自定協議“各修各車”行不行?

      根據《保險法》第六十一條規定:“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人未賠償保險金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交通事故發生后,車主如未經保險公司同意,與對方自定和解協議“各修各車”,等于放棄對事故另一方請求賠償的權利,會導致保險公司喪失了向事故另一方的代位求償權,按照保險法規定,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因此,在本案中景女士與對方車主在保險公司未參與的情況下自定協議約定“各修各車”,存在法律風險。

      許多保險消費者在交通事故發生后,一方面急于解決事故糾紛,另一方面對保險條款和理賠規則不甚了解,往往容易忽視雙方應承擔的保險責任,認為無論自己損失多少都應由己方保險公司承擔,擅自簽訂“各修各車”協議,給后續保險理賠帶來麻煩。

2.保險公司應該如何賠付?

      那么,對于交通事故中的同等責任,保險公司應該如何賠付呢?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交強險財產損失“互碰自賠”處理辦法》的規定:“對事故對方車輛損失在本方交強險賠償限額內計算賠償,超過限額部分在商業車險項下按過錯責任比例計算賠償。”此外,目前我國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商業車險條款也都規定按照事故責任比例進行賠付。在本案中,由于兩車損失均超過交強險“互碰自賠”2000元的限額,應該按照如下流程賠付:首先,由雙方交強險各賠2000元給對方;其次,由自己的車損險賠償自己車輛超過2000元部分的50%;最后,由對方第三者責任險賠付自己車輛剩余50%,對方也一樣按此流程賠付。因此,A車車主景女士修車費用共20000元,可從自己的保險公司獲賠9000元,從B車車主的保險公司獲賠11000元。B車車主的損失3000元由自己保險公司賠償500元,A車車主的保險公司賠償2500元。

      由此可見,本案“各修各車”協議顯然對承保損失較小一方車輛的保險公司較為有利,案例中B車的承保公司只需賠付本方車損3000元即可;而如果沒有達成“各修各車”協議的情況下,按照行業理賠規則B車承保公司則需要承擔雙方車損的一半11000元。在實務當中,筆者也發現,此類“各修各車”協議在法律效力上存在爭議,保險公司可能會從商業利益角度出發,選擇按照“各修各車”協議或者行業理賠規則進行賠付。對于不了解賠付規則的消費者,在未征求保險公司意見的情況下達成“各修各車”協議后,就可能得不到足額賠付。

相關建議

      基于以上問題,為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減少法律風險和合同糾紛,以下分別從保險消費者、保險行業和監管部門的角度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保險消費者在交通事故發生后切勿擅自和解。交通事故發生后,如果雙方對事故發生都負有責任,損失數額較大,應該及時報警,并向保險公司報案。在保險公司賠付之前,消費者未經保險公司同意,切勿自行達成和解協議。

      第二,保險行業應做好保險消費者教育工作。一方面,應通過媒體宣傳、行業活動、銷售人員展業等多種形式對客戶進行保險產品及服務的介紹說明,加深客戶對保險條款和理賠規則的理解。另一方面,應積極提示客戶在簽訂合同前仔細閱讀條款,尤其是明確合同中的保險公司免責條款和減輕責任條款,以免因不知情而造成損失。

      第三,監管部門應推進行業理賠標準化建設。以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完善理賠規則和流程標準化建設,督促保險公司在理賠過程統一標準,杜絕出現“同一案情,理賠標準不一致”的情況。

(作者單位:陜西保監局)

 

(編輯:四方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