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拼筑愛巢,買保險又退保險
吳海和李梅是標準的北漂一族,他們是北京上大學時認識的,都來自于東北。吳海的事業開展得頗為順利,兩年后已經是部門主管了,薪水也比較可觀。李梅原來的同事在一家保險公司做保險代理人,找到她建議他們應該給自己買一份大病保險,李梅考慮到吳海成天在外應酬,也怕有個什么閃失,決定給吳海投保一份保額20萬的大病保險,雖然吳海不太同意但在李梅的勸說下還是買了這份保險,由于這個時期他們正在籌劃賣房,考慮到還貸壓力李梅就沒給自己買保險。
2011年,他們貸款80萬元在北京購置了一套2居室,每月還貸六千元左右,由于吳海的父親身體不好,為了老人看病方便他們把吳海的父親接到了北京居住,因為家中有病人需要花錢又要還貸的緣故,原本沒什么壓力的小兩口突然感覺每個月除了還貸和正常的開支,基本上剩不下什么錢了。
日子雖然過得緊巴,但還說得過去,2013年,吳海的父親要做一個手術急需用錢,房貸也是拖了一個月沒還了,銀行的電話每天都催促還款說再不還款只能收房了,吳海又不愿意開口向朋友借,就想退掉那份保險還房貸,雖然那位保險代理人苦口婆心的講了半天,吳海執意要退,沒辦法保險代理人協助他們辦理了退保手續。
頂梁柱轟然倒下,賣房治病還欠20萬
2013年,就是退保后4個月的一天,吳海在公司突然暈倒,送到醫院后診斷顱內有腫瘤需要馬上進行開顱手術,押金就需要15萬,再加上很多藥品都不在醫保范圍內還有術后恢復等等,預算可能要花費50萬元左右,這個數字對于這個家庭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但病總是要治療的,借錢談何容易,李梅萬般無奈下只能賣掉房子,給吳海治病,經過一年的治療,吳海的病情也趨于穩定了,但由于吳海基本上屬于無收入,李梅為照顧吳海也辭去了工作,整個家庭屬于無任何經濟來源了,這對于他們來說艱難可想而知了,醫生告訴李梅,吳海最起碼還需要兩年的恢復期,預計費用不低于20萬......
《錢經》解讀貸款買房后還沒有保險,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我現在要攢錢買房,等我買了房、車以后再買保險。”這是很多30歲左右還沒有房的一族對保險代理人常說的一句話,類似的說法還有“我現在沒有閑錢買保險”,在他們看來,保險是一種奢侈的消費品,現在并不緊急,或者說保險是有錢人消費的。而實際上,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
如果在貸款買房后還沒有保險,是一件很不科學、很危險的事。相信現在很多剛買房一族已經感受到了其中的壓力,在買房之前過的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在買房后壓力陡顯。
為什么?20年的房貸,意味著這20年期間你的工作不能中斷,一旦由于意外、疾病中斷工作中斷了收入,你的壓力將會更大。而誰也不能保證你在20年期間不生病、不出任何意外。如果出現大的人身意外,比如身故或殘疾,收入將永遠中斷,那時如果沒有其他的辦法,房子是要被收回的,此時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有你的家庭。
一般來說,你將要還多少的房貸,在還貸期間內你最少就要有多少保額的壽險。比如你的房貸是30萬元,那么你需要至少30萬元的定期或終身壽險,以此來防范還貸期間的人身風險。如果同時能買上健康險將健康保障做好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