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年保險中介市場發展報告 2007年,保險中介市場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截至 一、保險專業中介機構 (一)基本情況 截至 |
|
截至 2007年,保監會共批設346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4]其中第4季度批設了60家。全年有174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終止經營,第4季度有26家退出市場,占現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總數的1.12%。 截至12月底,全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共有工作人員86676人,持證率69.66%。其中,業務人員69591人,持證率73.7%。代理機構持證情況最好,達到73.74%;經紀機構和公估機構持證率分別達到56.11%和44.52%。經紀機構持證率提高幅度最大,同比提高了10.38個百分點。 |
|
(二)業務情況 2007年,全國經代渠道[5]實現保費收入共357.46億元,同比增長53.24%;占全國保費5.08%,同比提高0.95個百分點。 保險代理公司實現代理保費收入190.58億元,同比增長50.51%;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2.71%,同比提高0.47個百分點。從業務結構來看,保險代理公司實現財產險保費收入高于人身險,分別占全部代理保費收入的70.72%和29.28%。與上季度相比,兩者之間差距增加了1.14個百分點。 保險經紀公司實現保費收入166.88億元,同比增長56.47%,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2.37%,同比提高0.48個百分點。其中,實現財產險保費135.51億元,占全部經紀保費收入的81.20%,占同期全國財產險保費收入的6.78%;實現人身險保費27.48億元,占全部經紀保費收入的16.47%,占全國人身險保費收入的0.55%。咨詢和再保險業務類保費收入3.89億元。 保險公估公司評估估損金額136.36億元,同比增長9.14%。 (三)經營情況 2007年,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共實現經營收入48.87億元。總體盈利19496.2萬元。 保險代理公司實現代理手續費收入21.48億元,同比增長52.01%。其中,財產險手續費收入16.46億元,同比增長44.64%,占全部代理手續費收入的76.63%;人身險手續費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82.55%,占全部代理手續費收入的23.37%。全國保險代理公司全年虧損4830.08萬元。 保險經紀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0.19億元,同比增長41.39%。其中,財產險經紀傭金收入15.36億元,同比增長47.83%,占全部經紀業務收入的76.08%;人身險傭金收入1.89億元,同比增長34.04%,占經紀業務收入的9.36%;再保險和咨詢類傭金收入2.94億元,同比增長18.55%,占全部經紀業務收入的14.56%。全國保險經紀機構全年盈利22053.07萬元。 保險公估公司實現公估服務費收入7.2億元,同比增長66.28%。其中,財產險公估服務費收入為7.17億元,人身險公估服務費收入約300萬元。按照險種劃分,公估服務費收入的構成為:機動車輛險3.88億元,占53.89%;企業財產險1.79億元,占24.86%;貨運、船舶險7715萬元,占10.72%;建筑、安裝工程險3084.01萬元,約占4.28%;其他合計4501萬元,約占6.25%。全國保險公估機構全年盈利2273.21萬元。 二、保險兼業代理機構 (一)基本情況 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國共有保險兼業代理機構143113家,比2006年末增加1835家。 |
|
(二)業務情況 截至12月底,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實現保費收入2242.02億元,同比增長40.71%,占總保費收入的31.87%,同比上升3.63個百分點。 (三)經營情況 2007年,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實現代理手續費收入107.58億元,同比增長47.86% 。 三、保險營銷員 (一)基本情況 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國共有保險營銷員2014900 人,比2006年增加456811人,增長29.32%。其中,壽險營銷員1767024人,增長28.42%;產險營銷員247876人,增長36.1%。 4季度末,全國保險營銷員持證率為99.2%,同比提高3.77個百分點。其中,產險營銷員持證率98.55%,上升3.14個百分點;壽險營銷員持證率為99.29%,上升3.86個百分點。 (二)業務情況 截至2007年末,保險營銷員共實現保費收入3193.9億元,同比增長20.48%,占總保費收入的45.4%。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2596.19億元,財產險保費收入597.71億元,分別占同期全國人身險保費和財產險保費收入的51.53%和29.92%。 (三)經營情況 2007年,保險營銷員共實現業務收入444.15億元,同比增長46.91%。其中,壽險營銷員傭金收入為395.16億元,人均年收入2.24萬元;產險營銷員手續費收入為48.99億元[6],人均年收入1.98萬元。 四、發展特點及存在問題 (一)市場發展特點 1.中介渠道保費貢獻度穩步提高。2007年全國保險公司通過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5793.38億元,同比增長29.39%,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2.34%,同比上升2.97個百分點。近年來,保險中介渠道保費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從2002年的67%穩步增長到2006的79%,今年更是按年度統計首次突破80%,這表明保險中介繼續發揮著保險銷售主渠道的作用。 2.專業中介機構盈利能力顯著增強。伴隨著業務的穩步發展,專業中介機構的盈利能力也不斷提高。2007年,全國專業中介機構共計實現盈利19496.2萬元,同比增長96.22%。特別是保險經紀機構,全年實現盈利22053萬元,同比增長104.74%,為歷史最好水平。 3.保險中介市場進退秩序平穩。2007年共批設346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174家終止經營。新設機構與退出機構比例約為2:1。進退機構數量的相對穩定,一方面反映出社會投資漸趨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準入、退出市場化機制已經形成。保險中介機構退出市場原因主要集中在經營不善、市場開拓能力差等。這些機構退出有利于中介市場的新陳代謝,保持市場活力。 4.保險中介機構利用資本市場取得重大突破。保險中介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日益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同時,中介機構也開始積極探求利用資本市場解決發展瓶頸的途徑。 5.保險營銷隊伍整體實力增強。截至 (二)存在的問題 2007年,全國各保監局共檢查保險中介機構520家,其中專業中介機構349家,占全國專業中介機構總數的15%,兼業代理機構171家。對125家機構實施行政處罰,其中專業中介機構101家。同時,延伸檢查保險公司47家(其中產險公司32家,壽險公司15家)。對8家保險公司進行處罰。本年現場檢查共計對保險中介機構實施警告65家次,對個人警告28次,吊銷許可證7家,不予換發許可證10家,注銷許可證1220個,監管談話86人次,下發監管意見函197份。 從各地現場檢查和行政處罰情況來看,保險中介市場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一些保險中介機構虛假宣傳,誤導投保人,侵害保險消費者利益;有些中介機構出現收取營銷人員入門費等違規活動;個別保險代理公司盲目追求業務開拓,為跨區域展業的保險公司代辦業務、超越保險公司授權范圍經營,偽造和變造保單或未經被保險人同意辦理有效保單的退保手續;部分中介機構虛開保險中介統一發票,為保險公司套取費用或向投保人支付額外利益;還有一些機構虛列成本,造成利潤不實,或是設立賬外賬,大量資金交易脫離監管。兼業代理機構無證經營,未按規定建立業務臺賬、保費專用賬戶、繳納監管費現象依然存在。 專業中介機構分布不平衡現象依然存在。2007年全國保險中介機構中,專業主體數量達2331家,多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數量最多的北京地區有277家,其他數量超過100家的地區包括上海、廣東、江蘇、深圳、遼寧和山東,上述7個地區中專業中介數量占全國專業中介總數的47.15%。而寧夏、青海等西部地區機構數量少。2007年3月,西藏雪域眾成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成立,成為西藏地區第一家專業保險中介機構,結束了西藏地區專業中介空白的歷史。 五、二〇〇八年保險中介監管政策取向 2008年,中介部將按照十七大會議精神和定富主席講話要求,緊密結合保險業和保險中介實際,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市場化導向,全心全意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利益,維護市場信譽,樹立市場信心;全心全意促進保險業發展,夯實保險中介制度基礎,提高中介行業競爭力,構建一個市場體系完善、服務誠信規范、核心競爭力強和健康規范和諧發展的保險中介市場。 (一)加強基礎建設,建立服務型監管體系 加強制度建設,修訂出臺《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管理規定》、《保險經紀機構管理規定》、《保險公估機構管理規定》的修訂和頒布實施工作;完成《兼業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借鑒國際上保險營銷管理制度經驗,建立保險營銷員分級分類管理制度,重點是建立適合農村保險營銷員特點的管理制度。加強信息化建設,做好“保險營銷員管理信息系統”的全面推廣工作;完成“保險兼業代理管理信息系統”、“保險專業中介和人員監管信息系統” 等二期系統的開發工作;啟動“保險中介稽核系統”的開發工作。加強執行力建設,加大對保監局現場檢查、行政許可的工作指導力度,提高系統執行政策和法律法規水平,努力建立服務型監管體系。 (二)加強行業指導,營造和諧發展環境 指導保險公司與專業中介、兼業代理開展深層次合作。支持雙方擴大合作領域,探索在產品開發、業務管理、市場拓展、廣告宣傳、人員培訓、理賠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層次合作,建立保險中介與保險公司的和諧關系,提高市場效率,實現保險公司與保險中介共同發展。指導行業協會發揮更大作用。支持行業協會建設,逐步加強行業協會的獨立性。指導行業協會建立經紀師、公估師評審制度。將保險營銷員分類管理、公估師和經紀師管理等工作逐步移交到行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對專業中介機構的服務、信息交流、行業自律方面的作用,實現行業協會對相關事務的自主管理。繼續編制《中國風險管理報告》,選擇具有一定研究力量的中介機構,與相關行業合作開展行業風險管理研究,增強保險中介機構在行業風險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三)加強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升市場信心 把維護保險消費者利益作為保險中介監管的出發點和根本目標,加強對現場檢查和行政許可的指導力度。嚴肅查處欺詐誤導、挪用侵占保險費等損害被保險人和相關保險當事人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在全國范圍內重點打擊反映強烈,具有普遍性的嚴重侵害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利益的違法行為,收到實效,維護市場信譽,提升市場信心。督促保險公司站在保險風險承擔者的立場上,改進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保險營銷員、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和保險兼業代理的管理,逐步建立保險銷售和保險事故索賠的服務規范,防范化解市場風險。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加強營銷人員管理。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提高營銷員的整體素質。積極和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溝通,密切關注勞動關系界定政策動態。按照《勞動合同法》要求,嚴格員工制與代理制保險營銷的管理界限。暢通營銷員投訴渠道,完善營銷員糾紛協調處理機制。設立保險行業協會保險營銷員專業委員會,努力疏通營銷員參加社保的渠道。多渠道加強保險中介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提高高級管理人員素質,提升行業的專業化及合規經營水平。 (五)推進保險中介創新,激活市場活力 繼續完善鼓勵保險中介發展和創新的環境和機制,關注防范創新可能帶來的風險。探索相互代理創新,總結保險集團框架內保險公司相互代理的經驗,研究非集團框架內保險公司相互代理制度的可行性,制定《保險公司相互代理管理制度》,促進相互代理保險業務健康發展。鼓勵渠道創新,研究利用外部網絡、電話呼叫中心等新型渠道開展的保險業務,制定準入標準和管理辦法,規范新型銷售業務,切實維護被保險人利益。研究組織形式創新,鼓勵保險中介集團化創新,支持有條件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上市融資,鼓勵風險投資在內的各類資本投資保險專業中介機構。鼓勵保險產品創新,研究制訂相關政策,積極鼓勵保險中介機構立足渠道特點,開展產品創新,滿足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需求。鼓勵經營模式創新,鼓勵保險中介機構結合區域特點和市場實際,創新經營模式,挖掘市場潛力,拓展服務領域。 (六)推進對外開放,提高保險中介國際化水平 深入調研國外保險中介市場監管措施和保險中介機構經營管理制度,結合國內市場實際,借鑒先進經驗。與國際部溝通,擴大對外開放領域,加快保險中介市場開放速度。調整對外開放的區域結構,促進中西部市場發展。引導管理經驗豐富,技術成熟的外資機構投資,充分利用其在產品開發、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和技術優勢,促進中外保險中介機構優勢互補,提高我國保險中介機構經營管理水平。 (七)建立社會評價體系,促進誠信教育 在保險中介評價指標體系基礎上,開展中介社會評價專項調查,做好保險中介社會評調體系實施工作,形成第三方獨立公正的外部評估機制,強化保險中介機構對自身信譽形象的重視和維護。以保險營銷員管理信息系統的推廣為契機,結合《保險營銷員誠信記錄管理辦法》,完善全國聯網的保險營銷員管理信息平臺,落實保險營銷人員的市場行為監管,建立保險營銷員誠信檔案,積極推動將保險中介從業人員信息納入社會征信系統,加大誠信信息披露力度,發揮社會監督機制的作用。加強保險中介從業人員誠信教育,將誠信教育納入繼續教育體系,實現誠信教育的制度化、常規化。加強與新聞媒體溝通協調,強化正面宣傳引導機制,表彰保險營銷員先進典型,樹立誠信優質服務的保險營銷行業形象。
[1]保險中介渠道包括: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營銷員、保險兼業代理機構。 [2]2007年全國總保費收入7035.76億元,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5038.02億元,財產險保費收入1997.74億元。 [3]其中,外資保險經紀公司5家,外資保險公估公司2家。 [4]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地域分布情況詳見附表一。 [5]經代渠道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和專業經紀機構渠道。 [6]由于現有保險統計信息系統沒有統計產險營銷員的手續費支出金額,此處保險營銷員中的產險業務收入為測算數據,不作對比。等式為:產險營銷員的業務收入=產險公司手續費和傭金支出*產險營銷員保費占全部產險保費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