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隨著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維持原判的二審裁定,廣西首起新農合及大病保險詐騙案塵埃落定,16名作案人員分獲8個月至13年不等的刑罰,以潘某為首的保險詐騙團伙被成功打掉,廣西警保合作取得新突破。
覬覦賠款利令智昏,偽造材料鋌而走險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是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對參加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城鄉居民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報銷的一項制度性安排。廣西于2013年啟動大病保險試點工作,2015年實現全區覆蓋,每年利用居民基本醫保年籌資額不足8%的比例部分作為保費,將參保人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實際提高約13個百分點,切實減輕參保人在面臨高額醫療費用時的個人經濟負擔,有力筑牢家庭醫療災難性支出的社保防火墻。
然而,大病保險財政補貼這一惠民模式在給人民群眾帶來切身實惠的同時,也引起部分不法分子眼熱,成為其眼中的“香餑餑”“唐僧肉”。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間,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潘某等人利用醫療信息無法跨省查詢審核,只憑醫療費用發票、患者身份及參合資料即可報銷這一漏洞,通過高額利益誘惑借用多人新農合參合證、身份證、銀行賬戶等資料,編造罹患癌癥等事由,偽造外省就醫的醫院病歷、發票等資料進行報銷,騙取新農合及大病理賠款。
多方合作深入調查,犯罪分子終落法網
2017年1月9日,中國人壽富川支公司接到富川縣社保局新農合管理辦提供線索稱,該縣福利鎮村民奉某因患宮頸癌在外省住院的報賬公示后收到異議反饋,由于也涉及大病保險,要求富川支公司協助核實調查。中國人壽富川支公司通過實地調查走訪發現報賬人奉某并未罹患宮頸癌,也未到報賬材料中涉及的外省醫院進行治療,該賠案系潘某等人涉嫌冒用奉某名義以虛假理賠資料騙取新農合及大病保險理賠款。
廣西保監局了解情況后,指導中國人壽與富川縣社保局做好溝通會商,對類似賠案開展聯合排查工作,共排查出19件外省治療的疑似欺詐案件。一方面通過外圍調查、上門走訪、異地協查等方式對疑似欺詐案件開展深入調查,派員至涉案“患者”家中耐心細致地宣講政策法規,敦促其返還違法所得。另一方面在掌握前期證據的基礎上,及時將案件材料移送公安機關,做好協查工作。公安機關先后將首犯潘某及其他15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經偵辦查明,潘某等人在賀州市富川縣及桂林市平樂縣6個鄉鎮共作案18起,騙取新農合及大病保險理賠款130余萬元。2017年11月,富川縣人民檢察院就該案向富川縣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訴,人民法院依法進行了開庭審理。
警保聯動維持高壓,保險欺詐無所遁形
本案的快速破獲得益于警保社三方的高效協作和司法機關的大力攻堅。近年來,廣西不斷完善防范打擊保險欺詐制度建設,持續加大對保險欺詐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廣西保監局聯合自治區公安廳建立了覆蓋全區的打擊保險欺詐協作機制,在14個地市組建了反保險欺詐工作站平臺,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獨具特色的道路交通事故反保險欺詐工作機制,構建了以反保險欺詐工作站為中心,經偵、刑偵、交警共同參與的多警種聯合打擊體系;將打擊保險欺詐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標準,每年對各地市反保險欺詐工作進行聯合督導和考核評分。在警保聯合打擊下,區內先后破獲了柳州修理廠系列車險詐騙案、梧州市森林保險詐騙案等大案要案,對潛在的保險欺詐犯罪分子形成極大的震懾,對廣西平安社會建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來源:中國保險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