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保險四川分公司高級營業經理
從2007年入行至今,我早已將保險營銷當成終身事業。這樣的信念也促使我在業內獲獎無數,連續12年獲得國際龍獎IDA 榮譽,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年輕的IDA終身會員。在我看來,保險從業人員若想終身從事這份工作,就必須擁有如下心態。
心態1:不忘初心、隨時歸零
保險從業人員若想一輩子從事保險營銷工作,首先要懂得 “不忘初心、隨時歸零”的道理。
不忘初心:我之所以加入保險業,是因為認同 “圍繞客戶的財務需求分析推薦保險產品”的銷售模式。我希望入行后能將這樣專業化的服務帶給身邊的人。
然而,堅守初心不易。在繁忙的工作、諸多的生活雜事面前,人容易忘記初心;在聚光燈的舞臺下、在榮耀無限的頒獎合上,人也容易被榮譽蒙蔽雙眼,進而忘了初心。一旦忘記初心,保險從業人員的銷售工作就會“變形”,會變得急功近利、唯利是圖。
隨時歸零:這一心態之所以同樣重要,是因為保險營銷工作與許多工作不同。在這份工作中,保險從業人員的業績每年都會“歸零”,不管去年創造了多么輝煌的業績,今年也要與其他保險從業人員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因此,當“再起跑”時,保險從業人員如果始終沉浸在因榮譽而產生的喜悅中,或者沉浸在 “業績沒有上榜〞的挫敗感中,必然影響 “跑步”時的狀態。
心態2:愿意等待
我們要懂得給客戶時間,切忌急于促成。在等待期間,我們還要不斷加大拜訪量。若急于促成,我們的額頭上就好像寫著 “功利”二字,容易遭到客戶反感。然而,這是一件十分挑戰人性的事,因為人往往希望付出后能馬上獲得回報。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我想分享一個故事:
前些年,我看到新人僅入行兩個月就成交了大額保單時,開始著急了。我心想:“為何我無法成交大額保單?我嘗試突破,并通過轉介紹獲得了一些高端客戶名單。然而,由于太心急,我忽略了對高端容戶的經營,導致幾個月下來依然沒有成交大額保單。后來,主管對我說:“如果只會給客戶遞送計劃書,那你只是名‘郵遞員’,而不是壽險顧問。
主管的話讓我幡然醒悟,我的眼淚也止不住地往下流。我突然發現,在過去幾個月里,自己雖然付出了許多時間、精力,但我的心態卻出現了問題——過于渴望成交大額保單,總是急于促成。從那之后我重新調整心態、步伐,每月只專注客戶經營的過程,不過分在意結果。后來,在保單件數的積累下,我的客戶質量不斷提高,件均保費也隨之“水漲船高”這次經歷也讓我明白,“等待”是件美好的事情,只要努力播種,總能迎來花開之日。
心態3:長期提供服務的心態
既然要將保險當成一輩子的事業,保險從業人員在面對客戶時,就要建立為其長期提供服務的心態,而非只在成交保單前提供服務。因為深諳此理,所以我始終將服務老客戶當成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為讓服務更加精細化,我還將客戶進行分類經營(如圖 2-1)。將客戶服務精細化、常態化后,我的展業節奏自然就越來越健康,也有了源源不斷的業績來源。
圖2-1 客戶分類與經營
心態4:始終認同、重視保險的價值
保險從業人員必須理解并謹記“保險能給他人帶來哪些價值”,才有可能一輩子從事這份工作。在我看來,保險能給他人帶來十大價值:病有所醫、壯有所倚、幼有所護、親有所奉、殘有所仗、老有所養、錢有所積、產有所保、財有所承、愛有所繼。
當然,我們也要深刻理解保險營銷工作之于社會的價值。我們要明白,保額比保費重要,我們每送出一份保單,都相當于為社會的安定出了一份力。
心態5:“學習與成長” 的心態
自 2007 年加入保險業以來,我見證了不同時期的保險業,也十分清楚:在不同時期,保險業對保險從業人員的要求均有所不同。因此,我始終要求自己保持“學習與成長”的心態,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持續成長、敢于嘗試、擁抱變化。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為客戶精彩生活的 “守護者”。
摘自《保險行銷》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