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中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肩負著照顧妻兒和贍養父母的責任。許多男性都感慨工作壓力太大,無論男性多有本事,都必須想盡辦法控制兩件事,一個是疾病,另外一個是意外,從而確保家庭經濟來源的穩定。事實上,一份適合的保險,就能接過男人肩上的重任,維持生活質量,更維護男人的尊嚴。
男人需要保險的幾大事實
事實一:男性更缺乏保險意識
盡管男性對保險的需求很迫切,但現實中,男性為自己購買保險并不積極。據有關保險公司統計,男性投保比例要比女性低十幾個百分點。男人不買保險的原因很多,有不少男人認為買保險是女人的事情,懶得去操心,也有的人認為自己身強力壯,沒有必要買保險,而有的男士雖然有保險意識,但由于工作比較緊張,而且缺乏耐心去聽取專業人士的講解,所以一拖再拖,因此男士投保的不多。
最近一份調查顯示,74%的受訪女性愿意為自己購買各種保險產品,而受訪男性中這一比例僅占61%。與這份網上調查結果相同,從保險公司獲悉,男性投保意識普遍低于女性。
事實二:男人的風險系數更高
據數據調查,目前男女的生命差距越來越大,男性預期壽命要比女性短6年,驗證這一結論其實很簡單,你想一下為什么你看到的老太太要多于老頭,就清楚了。
至于原因,由于男性普遍有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酗酒、熬夜等,而且男性的精神壓力和意外事故發生率都遠遠高于女性,在許多英年早逝的中年知識分子中,首當期沖的也是男性。有關資料表明,每年全國約有100萬男性發生心臟病,35歲以下男性患高血壓的風險遠高于女性,但是,男性看病的頻率要比女性低28%,20%的男性從來不參加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80%的重病男性患者承認自己是因長期不去醫院就診,才把小病養成大病。因此,男性在生活中出現意外和罹患疾病的風險要比女性高得多,在家庭購買保險的計劃中,應該提倡男士優先。
事實三:男人只顧賺錢忽略守錢
男人花錢無節制,經常大手大腳,只管賺錢而忽視留錢;如果不對已經賺到的錢好好打理,錢就會悄悄溜走!賺錢很重要守錢更重要!做生意辦企業可能賺也可能賠,為了防止萬一出現破產倒閉,在賺錢的時候買份足額的理財投資類保險,在出現萬一時這筆保險資產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難關;也可用這筆保險資產作為我們東山再起的本錢!房子、車子、票子,股票、基金、古董...都可以拍賣抵債,而保險資產不可以拍賣、不抵債,誰都拿不走,男人需要保險來做資產保全。
男性不同階段投保重點
人都會經歷人生的三個階段:
一是父母為自己付出的養育階段;
二是成家立業并擔負責任的奮斗階段;
三是退休后的養老階段。不同的年齡階段,個人需求和所承擔的家庭責任、社會責任不同,所以保險的重點也不一樣。
30歲以前的重點
三十歲以前的單身男性主要關注工作、進修、旅游,或結婚費用。由于此間收入較少且不穩定,因此單身男性應該以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為主,多保障自己。建議選擇保費較低的如純保障型壽險附加住院醫療、重大疾病保險以及一年期的意外傷害保險來為自己及家人的人生保駕護航。若能再補充幾份報銷型和津貼型的醫療險,健康保障就會更完善。月光族的單身男性,可以考慮通過購買保險強制自己養成儲蓄的習慣。
30歲到40多歲的重點
三十歲到四十多歲的男性,正值事業發展時期,收入也趨于穩定成長,家庭也進入成熟期,子女逐漸長大成人。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仍以保障類險種為第一需要。這時買保險明確兩個目的:一個是足額的家庭保障,另一個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作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者,一旦發生風險對家庭的打擊最大,所以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是最需要保護的。這一階段的男性給自己買保險,就是在保障自己掙錢的能力,以防在經濟支柱發生意外或者重大疾病的風險時,造成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中斷,生活品質降低,甚至導致家庭經濟崩潰。
這個階段的男性要選擇根據你的家庭的負債表和現金流對資產作最佳配置,包括哪些資金是用于進取型的投資,比如投資房產、股票,哪些作為保障型的配置。比如收入的10%到15%配置到保險,金融資產占30%到40%來做好家庭財產規劃。
50歲以后的重點
五十歲以后的男性,隨著家庭生活的穩定,收入也基本達到人生的頂峰,同時也要為晚年生活做些考慮。養老險和投資型險種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幫助財富穩健增值,還可將現時的收入合理轉移至未來,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水準,以及財富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