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保險或者針對低收入和大眾市場的保險,是一項快速興起的金融服務,它抓住了低收入人群保險滲入較低但是財務風險保護需求較大這一切入點,全球小微保險業務客戶從2007年的7800萬增加到2013年的2.63億。業務增長令人鼓舞,但是對于全球15-30億沒有得到服務或者服務不足的消費者來說,目前的業務量只是潛在市場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如果設計和管理得當,小微保險不僅可以降低低收入家庭抵抗財務壓力的脆弱性,對于商業保險提供者來講也是一個有利可圖的細分市場。
跟很多同齡人一樣,Deborah也是一個低頭族。除了使用跟家人視頻、刷facebook、購物,她還會使用手機銀行、交水電費等等。Deborah來自非洲尼日利亞的一個低收入家庭,但是在手機使用方面,她跟來自紐約、倫敦或者東京的人沒有什么區別,在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多跟她一樣的中低收入人群已經將數字技術融入到日常生活。隨著數字業務范圍的持續擴大,電子化服務不僅限于高端消費者,特別是數字金融服務,變得更加普及并且覆蓋了各類收入人群,提供包括移動銀行、信貸、匯款和保險服務。尤其是保險市場,數字化進程帶來了非常好的便利性。
小微保險的產品設計和分銷途徑
不過,讓保險產品滲透到這些新興消費者往往非常具有挑戰性。
他們可能住在農村,往往對保險缺乏了解,并且認為保險產品太復雜或者太昂貴。正是由于這些障礙的存在,激發了小微保險的創新需求,尤其是在產品設計和銷售方面。
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嘗試通過移動設備購買保險。因此技術在創新分銷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付款到銷售和分銷、管理以及客戶服務等各個流程,都可以在移動端進行。
數字小微保險利用移動等數字渠道改善保險產品的交付和可及性,尤其是一些服務不足的人群。這樣不僅可以防范新興消費者的風險,而且可以成為金融包容和市場開發的關鍵推動力。
根據我們在其他國家的研究、建議和實施數字保險模型的經驗,我們數字化小微保險能夠產生額外的價值:
推動儲蓄增長:加納的一家銀行表示在實施將儲蓄水平與保險水平掛鉤的“免費”教育保險計劃之后,儲蓄增加了19%。巴基斯坦的一家移動運營商也在移動賬戶中發現了類似的結果,消費者非常重視“免費”保險,用戶的行為也在發生改變,不斷增加自己的銀行儲蓄。
推動移動貨幣增長:當我們在加納推出MTN移動貨幣保險產品(世界上第一個這類產品),我們發現40%購買這種產品的客戶是第一次使用移動貨幣。這種產品可以推動數字金融融合。
創建保險預約:在加納,55%選擇加入免費保險計劃的人之后自愿購買了付費保險產品。這個數值在現在更高。一家保險公司也使用了類似的模式,結果保險預約提高26%。
移動運營商:增加通話時間支出。一個將保險和通話時間相關聯模型估計出:預付人均年度手機費用增加了33%,也有一些模型估計增幅是15%以上。并且在移動運營方在移動端嵌入保險產品,也會有效的減少了客戶流失。
管理向個人、農民和中小型及微型企業貸款的風險:雖然信貸生活已經被濫用。投資組合保險可以用來降低天氣、或者生命事件帶來的風險,同時在不增加自愿保險產品復雜性的前提下擴大生產性貸款規模。
提高健康支出和健康產出:印度的相關研究發現,免現金的社區醫生衛生服務會增加就診的頻率,也就是說更多的疾病會在早期得到診斷,還可以以較低的承保進行管理。
保險可以解決其他金融或者非金融產品的一些問題,雖然這些模式尚處于早期階段,但是使用保險來推動更廣泛的收益確實令人鼓舞。當今的小微保險2.0以及與金融服務的關系正在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快速發展。在一些國家,保險和再保險公司正在逐漸把重心轉移到這個新興的市場。例如,AXA集團最近宣布將其在MicroEnsure(微保險)的股份增加至46%。
新的趨勢將影響到小微保險市場
目前,小微市場的迅速擴張可以主要歸功于幾個因素: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移動和保險領域技術創新、有利的監管環境等等,市場上新的趨勢也會從方方面面來影響小微保險:
利用相對低成本的移動渠道,在解決小微保險高獲得成本這一問題上作用巨大,并且有助于將保險覆蓋到更為貧窮和偏遠的客戶。在過去5年,移動小微保險中介機構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規模擴大并覆蓋數千萬的消費者。這些中介機構通常與移動網絡運營商合作,向移動用戶群提供免費或者付費的保險產品。
此外,近期保險技術的進步正在改變保險行業,并且引發新一輪的保險模式。例如個人對個人(p2p)和即期的服務,為消費者提供靈活的產品和點對點的數字體驗。隨著電子化形式銷售的產品增加,小微保險將會在消費者中更加流行,當然也包括高收入人群。
新的保險科技將以研發更有針對性的產品鋪平道路,進一步實現大規模的推廣,提高成本效益,縮短索賠周轉時間,來提高小微保險的整體可行性。
涉足新市場并增加收入來源已成為保險公司和相關參與者進入小微保險行業的新動力。
國際金融研究所報告稱積極參與小微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數明顯增加了,從2005年的7家到目前的約60家跨國保險公司正在運營著小微保險項目。有趣的是,我們還看到一些跨國保險和再保險公司投資于小微保險中介機構。
例如,Allianz X最近對BIMA投資了9700萬美元,類似的還包括AXA和Sanlam 對MicroEnsure的投資。移動技術的創新使得保險公司能夠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和管理小微保險保單,從而讓市場比過去更具有經濟可行性。此外,Cenfri的行業分析將包容性保險列為保險公司可以投資的最具利潤的三大機會之一,先行者未來盈利能力和優勢的提升會更加明顯。
近年來,小微保險的中心范圍已經逐漸擴大,除了針對低收入消費者之外也開始逐漸深入的更廣泛的大眾市場。因此監管機構也認識到需要知道更廣泛、全面的保險戰略。“獲得保險倡議(The Access to Insurance Initiative (A2ii))”報告稱,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有18個國家采用了小微保險監管框架,還有23個國家正在制定小微保險專項監管制度。
雖然小微保險條例制定的范圍和目標在不同地區有所差異,但是一些地區已經引入了廣泛的監管條例,包括許可和審慎要求放寬,允許電子注冊和保單管理、消除稅負、允許通過非傳統渠道(如移動、零售、電話、郵局)進行分銷。這些靈活的監管有助于市場發展,讓小微保險惠及以前沒有保險或者服務不足的消費者。
總結
小微保險市場廣闊,但是很大程度上尚未開發。受到移動和保險技術發展的驅動,小微保險市場在過去十年發展甚快,尤其是在風險投資開始擴張的情況下,跨國保險公司、再保險和監管機構都越來越認識到小微保險的價值——釋放全球市場上新興和有需求的消費者的購買潛力。當今的小微保險時代以及其與金融服務領域的關系,正在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快速發展。
當然,在這個增長的空間中,沒有數據作為定價基礎對于保險精算師來說是個非常大的挑戰。也就是說要弄清楚如何從每個月低廉的保費中賺取利潤,需要對小微保險的定價和估值進行精細的打磨。對于市場來說,全新的風險評價和風險管理意識:較少的承??刂?,新的分銷方法,幾乎沒有排外的產品,以及可以覆蓋之前認為不能被保的風險的能力等,一樣非常重要。
除了市場和營銷之外,這些中介機構推動了從產品開發、收取保費到出險管理、支付和理賠管理的各個流程。在某些地區,這些中介機構可能本身也有保險執照,可以向消費者提供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