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中,有一條最重要的原則是,首先管理的是那些發生機率低,但發生后損失較大的風險,所以在家庭面臨的主要風險中,意外、重大疾病對家庭的未來損失是最大的。顯而易見孩子面臨這樣的風險對家庭損失時是沒有父母面臨時對家庭的損失大,因為父母是家庭的收入來源和精神支柱,如果切斷了收入來源,之后的生活將無法繼續,所以,在家庭投保時,首先應考慮父母的保障,其實這也是對孩子最大的照顧和愛。
大家都知道少兒市場永遠是最具活力的市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風險觀念的增加,家庭整體保障日漸凸顯,少兒產品作為切入點,可以更好的溝通觀念,讓家庭能夠更加全面認識到保障的重要性。以下是筆者對于營銷伙伴銷售時所舉的例子。
在設計保障計劃時,遵循客戶的需求為基礎,結合實際的投保能力,以收入能力為測算依據,重大疾病的保額是年收入的5倍(重大疾病存活5年視為治愈,需準備5年收入的損失),壽險保額是未來家庭需要照顧的年限×年生活花費。比如,一個家庭父親收入10000元/月,母親收入7000元/月,家庭房貸80萬,每月生活費用支出5000元,孩子3歲為例,面臨主要風險是父母若失去收入能力(意外或重大疾病),家庭未來將有80萬的負債和孩子從現在到大學20年的學費預估50萬,以及孩子工作前的生活費預估50萬,若父母由于重大疾病導致失去收入能力,還有醫療費及后續費用預估50萬,所以家庭保障缺口預估230萬,按照設計原則重大疾病保額:父親60萬,母親42萬;壽險保額:120萬。實際為父母設計重大疾病保額各50萬,壽險保額父親80萬(還清房貸),母親50萬(孩子上學費用),這是基于家庭收入能力的保額設計,若收入能力更強,可增加壽險保額的額度。
在此父母有了保障后,再設計孩子的保障,而孩子對家庭的最大風險除了重大疾病就是失獨風險,所以重大疾病設計50萬,壽險額度要能夠滿足父母未來由于失獨造成的養老缺口,根據家庭需求,設計孩子壽險保額:父母年收入的30%×養老年限,以上面的例子為例,重大疾病為50萬,壽險保額120萬(1.7萬/月×12月×30%×20年)。
所以家庭保障首先保障父母,父母保障越全面,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