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發布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新能源車近五年年均保費增速達72%,由于車輛價格相對高于非新能源車,單均保費比非新能源車高21%,而單均賠款和賠付率則差別不大,即將成為車險市場的“新藍海”。
1
年均保費增速72.0%?很誘人!
隨著各地機動車限行政策的陸續出臺,節能環保且不限行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歡迎,銷量出現井噴,保險需求也快速增長,2013至2017年的年均承保車輛增速達78.6%,年均保費增速為72.0%。2017年新能源汽車承保車輛數達171.7萬,同比增速為47.0%,保費規模為101.6億元,同比增速為50.4%。
2017年,新能源汽車占比提升至0.94%,約為2013年的6.7倍。新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更為強勁。在新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承保量占比從2013年的0.32%持續提升至2017年的2.74%,約為2013年的8.6倍。
從承保數量分布看,各車種中的新能源汽車占比都在持續提升,特別是在城市公交中,新能源汽車數量占比已達到39.0%;在出租租賃汽車中,新能源汽車數量占比為10.3%;在公務用車和家用車中,新能源汽車數量占比尚不足1%。
單均保費高21%?很嚇人!
從整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出險頻率比非新能源汽車高,且不同的車輛種類差異很大。家用車中新能源汽車出險率遠高于非新能源汽車,高出11.7個百分點;公務用車和公路客運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出險率明顯低于非新能源汽車,分別低8.0個百分點、7.1個百分點,其他車輛種類出險率差異較小。
報告分析,家用車中新能源汽車出險頻率較高或許與近幾年網約車的快速發展有關,開展網約車業務的新能源汽車多以家用車的車輛種類進行承保,行駛時長的大幅增長會直接導致其出險頻率顯著提高。
從案均賠款來看,新能源汽車略高于非新能源汽車,差異約2.8%。從賠付率來看,新能源汽車高于非新能源汽車0.4個百分點。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單均保費比非新能源汽車高21%。
綜合出險頻率、案均賠款、賠付率和單均保費對比情況,整體上新能源汽車賠付率與非新能源汽車差異較小,但是新能源汽車單均保費卻高出非新能源汽車21%,說明套用非新能源汽車保險條款和費率很難客觀、合理管理新能源汽車的風險,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亟待專屬保險條款和費率方案。
以上內容摘自廣州日報
新能源車時代到來!燙手山芋,還是香餑餑?
面對競爭異常激烈的車險市場,能搶得保費是絕大多數保險公司的期盼。尤其在車險費改的大環境下,都在壓低保費來換得客戶。
有這樣一塊新鮮的肥肉——新能源車,誰家不愿償一口?這看似一塊香餑餑。
然而,是否曾想過,新能源車險在賠付方面卻暗藏著很大的風險。
試想想,新能源汽車是有補貼的,而且補貼前后的價格差異還是蠻大的,目前來看,各地的補貼政策不同,保險公司統一直接按指導價,就是補貼前的價格來承保。
那么,遇到需要賠付時是按照補貼前還是補貼后價格結算呢?
有人說,這個是比較難界定的,一般客服會回復" 我們是按照車子市場價格進行賠付的呢,您保的多少錢就按多少錢賠呢,親。"
但是,如果是小剮蹭賠付與燃油車沒有差別,如果車輛碰上大事故,按照購車發票上的金額進行賠付,根據車型的不同并算上折舊率等一整套流程來結算。
在新能源車中,電池作為目前純電動車重要零部件之一,很多人都會想能不能給電池單獨上個保險,目前來看,這恐怕是要失望了。由于新能源車的保險基本都是沿用傳統汽車的保險模式,暫時還沒有單獨保電池的險種。
而電池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蓄電能力將很容易減弱。電池沒有單獨承保,那么,車主為了合理通過走保險更換電池,很可能通過加大車損來進行維修換件,在修車的同時將電池更換。
這其中,將有道德風險的出現。
這樣的事,很可能不是發生在現在,因為很多車的電池還沒有出現老化。現在新能源車出險率、賠付率高,那若干年后,將會更高。
智慧君了解到,目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召開商業車險示范條款研究工作組,討論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款,但愿能提前化解新能源車險未來“本身的風險”。
文章來源:智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