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的朋友圈想必都被這篇《凌晨3點不回家》的文章給攻占了。雖然文中視頻只有短短的5分鐘,但卻戳中無數人內心。天天加班到深夜,凌晨還在忙工作,在這個社會,努力生活的人,誰不是在拼命。然而拼命的同時,我們難免需要為自己的健康捏把汗。其中不乏精明的加班族早早地選擇為自己購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來保駕護航。但是,當消費型遇上返還型,我們要怎么抉擇重大疾病保險呢?
1
首先,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和返還型重大疾病保險具體是什么。一般來說,消費型重疾險只有重疾、輕癥等疾病保障,不帶有儲蓄或者返還的功能。只有當被保險人出險之后才能夠獲得賠償,如果未出險,則不能獲得賠償也沒有保費的返還。而返還型重疾險,患重疾可以獲得一筆賠償,如果未患重疾,達到了合同的約定,保險受益人會獲得一筆返還保險金。
我們可以簡單地舉個例子,將這兩者看作是租房和買房:消費型重疾險就好比我們租房子,物美價廉,但所有權不屬于自己,價格每年會調整,甚至在約定的租房期限到期后,無其它房子可租。
而返還型重疾險就好比買房,雖然每月的按揭費比房租要貴,但所有權歸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投資買房是理性選擇,買房滿足了居住需求,今后賣出可能還會有一定的投資收益。這點跟返還型保險較像,特別是一些帶有現金返還功能的保險,在有效的保險期限內,不僅能夠獲得保障,還可以兼具儲蓄或投資的功能。
2
事實上,返還型重疾險能夠實現保費返還的原因,是在于其保費要遠遠高于純消費型不帶返還屬性的重疾險,且約定期限內每年都不能間斷,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有穩定的繳費能力。很多人不喜歡消費型保險產品,主要是因為感覺“花錢買保險,沒有理賠就虧了”。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對保險的誤解,保險的本質就是保障,而非理財或者投資。
3
此外,從保障內容方面來看,消費型重疾險的保障范圍相對要窄一些,保險責任也較少,一般是身故、全殘、重疾保障;而返還型有重疾、輕癥、身故、全殘、滿期金等保險責任。因此,如果我們考慮保障更全面并希望返還保費,保費預算比較充足,建議選擇返還型重疾險。
4
如果我們從保障期限上來看,重疾險的保障期限一般包括10年、20年、30年、保障至多少歲、終身等。所以,如果我們對保障期限有自己的需求,可依據不同屬性來選擇。當然,也有一些短期的消費型重疾險,通常保障期間較短,甚至僅為1年,被保險人在續保過程中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上升,保費也會逐年提高,如果被保險人的身體健康惡化,保險公司有權進行額外加費,甚至拒保。
綜上所述,保險產品是沒有好壞之分的,無論是消費型重疾險還是返還型重疾險,這兩者并不沖突,主要看我們在選購時更在意什么,建議大家選購時根據自身收入、家庭以及需求的情況來定。